最近市場不平靜,不僅出臺最嚴社保新規,補稅風暴也比以往更加兇猛。從企業經營到個人投資,從制造業到電商,從國內到海外,查稅范圍涉及各行各業、各種業態。
紡織行業也不例外,近期多家紡織公司被曝補繳稅款,其中不乏已上市知名紡織公司。
1.深圳某外貿箱包工廠補稅+罰款1300萬元
深圳一家外貿工廠近期收到罰單,補稅和罰款超1300萬元。
涉事企業有著11年的箱包生產經驗,生產各種化妝包、時款包、保溫包、雙肩背包、禮品袋等及各類贈品包,目前有生產員工500多人,廠房面積8000多平方米。
稅務局披露,主要存在以下問題:一、采取逃避繳納稅款手段,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428.36萬元;二、其他涉稅違法問題,涉及稅款710.10萬元。最終,依照相關法律法規,對其處以追繳稅款1138.46萬元的行政處理、處以罰款214.38萬元的行政處罰。
2.家紡巨頭孚日集團補稅+滯納金4182萬元
2025年7月2日,孚日股份發布了《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繳納稅款的公告》。公告顯示,公司在日常稅務合規自查過程中,對2021年度—2023年度可轉債相關財稅處理進行了專項復核。經全面自查確認,因可轉債利息費用的稅會處理差異,需補繳企業所得稅29,207,320.60元,企業所得稅滯納金12,615,239.48元 。
公開資料顯示,孚日集團是中國家紡行業首家整體上市公司,兼營精細化工、高端機械裝備、熱電、凈水等多元產業,被評為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,毛巾生產能力居全球第一位,出口額連續26年居中國家紡行業第一位。
3.紡織新材料公司道恩股份補稅+滯納金1614.76萬元
8月5日晚間,道恩股份發布公告稱,因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費用的稅會處理差異,已補繳企業所得稅1187.36萬元、企業所得稅滯納金427.40萬元,合計1614.76萬元。
公開資料顯示,道恩股份成立于2002年,是一家以從事改性塑料、熱塑性彈性體和色母粒的生產為主的企業,建立了國內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熱塑性彈性體(TPV)生產線。企業注冊資本4.78億人民幣。
4.廣州某紡織公司補稅+罰款323萬
據披露,廣州某紡織公司為抵稅,接受湖北當陽企業虛開專票12份,并從個人銷售方取得山東、徐州第三方虛開專票151份,虛假抵扣稅款215.98萬元。
稅務稽查認定其資金流、發票流、業務流不一致,直接定性偷稅!處罰結果:補稅215.98萬元;罰款107.99萬元(偷稅金額50%)
補稅背后:經濟下行,財政壓力增大
上述案例只是目前公開或者被曝光的,但還有更多的并沒有公開顯示。
補稅潮背后,是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及對應的財政緊張局勢。2024年,全國稅收收入174972億元,比上年下降3.4%。
數據清晰地勾勒出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:消費復蘇不及預期、外部需求承壓、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等多重因素疊加,導致稅基增長乏力甚至收縮。與此同時,為穩定經濟大盤、保障民生、推動產業升級,財政支出卻持續保持剛性增長。收入減少、支出剛性,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陡增。
在此背景下,加強稅收征管、堵塞征管漏洞、確保應收盡收,成為彌補財政收入缺口的重要且直接的手段。 紡織業作為傳統制造業,企業數量眾多、經營模式多樣(如大量中小微企業、外貿依存度高、供應鏈復雜),加之過去幾年行業普遍面臨成本上漲、需求疲軟、競爭加劇等壓力,部分企業在稅務處理上可能存在“灰色地帶”或合規意識不足的問題,自然成為了本輪強化征管、堵漏增收的重點關注領域之一。